Chinese wine brand Diaohongyun recently dazzled guests with a vibrant sunset party in Beijing, marking the launch of their latest offerings. The event, held on June 19, introduced two exquisite…
read more刘琳是六位新晋Diploma中唯一居住在海外的,与她的沟通经过微信、邮件、语音,隔着时差,但感觉并不遥远。远程采访不易,但刘琳是一个认真且非常靠谱的人。她从德国出差回来,很快就回覆了《侍酒师画报》的问题,有理有据,把如何考WSET四级的过程写得生动幽默而具有可复制性,这不就是广大读者最需要的么?最励志的是,刘琳原先是做烈酒的,葡萄酒零基础。她自学三级,自己买酒摸索盲品,到花园里找各种香味练习SAT香味描述,边学边思考建立自己的理论逻辑体系……然后,然后就过了四级。侍酒君看完,甩了甩头发,决定去考四级了。关于刘琳:长年旅居英法,法国西南产区葡萄酒出口代理商,葡萄酒撰稿人,葡萄酒比赛评委,法国卡奥葡萄酒骑士会成员。以三门优秀,三门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WSET四级,并在最近取得五级荣誉文凭,奥地利葡萄酒学院Weinakademiker,葡萄酒大师候选人。侍酒师画报: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吧,你是哪一年进的葡萄酒领域,什么机缘?最近在忙些什么?刘琳:葡萄酒学习始于2011年11月,葡萄酒相关的工作始于同年年中。目前主要从事苏格兰威士忌,雅文邑和部分法国西南产区酒庄的出口代理,同时也跟随法国酒评机构贝丹·德梭(Bettane+Desseauve)团队参加法国各产区的品酒活动,写一些跟葡萄酒相关的文稿,担任一些国际葡萄酒比赛的评委。(注:贝丹·德梭Bettane+Desseauve是法国极具影响力的专业葡萄酒品评机构。创立者Michel Bettane与Thierry Desseauve是法国的两位葡萄酒记者,同时也是很有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贝丹·德梭每年在法国品评、精选5000瓶优秀的葡萄酒推荐给消费。)最近在忙着试验第一次酿酒,学画画,考船长资格,玩小狗。侍酒师画报:哪一年过的三级?后来为什么一定要考四级?刘琳:在搬来法国之前,我在苏格兰从事威士忌出口。搬到法国卡奥之后,因为当时先生的家里有酒庄,也有出口葡萄酒的打算,所以顺理成章就让我帮忙打理中国的出口事务。那时对葡萄酒一无所知,就有了学习的打算。但当时刚到法国的时候,只会说十来个法语单词,于是让周围朋友推荐英文授课、并可以脱产学习的葡萄酒课程。然后就出了个梗,今天想想也很好笑:推荐的朋友说有个Master of Wine,国际认可度很高,而且可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推荐的人是法国人,并不是太了解英国的体系,和我一起都把Master理解成了硕士学位,等学到四级了碰到MW授课才知道此Master非彼Master,哈哈~三级是自学的,考完觉得只是学了点皮毛,还是有很多东西不明所以,同时也对葡萄酒开始有了兴趣,于是就继续了。上上周刚通过五级的论文答辩,接下来也确实要开始读Master of Wine的课程了。侍酒师画报: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知道自己过了四级?什么心情?刘琳:等三单元“静态葡萄酒”成绩的时候特别揪心,当时感觉理论考得并不理想,担心没过。三单元通过之后,我等的最后一门成绩是一单元的案例分析,考试感觉不错,所以倒没什么特别大的惊喜。但是全通过了以后还是挺舒心的,就像每一次坚持做完一件需要恒心的事情一样。侍酒师画报:能不能简单描述一下你过四级的历程?(拆分为几个小问题吧)1)你在哪里上的四级课程?刘琳:奥地利葡萄酒学院。2)四级一共考几门?每门的难度在哪里?刘琳:六门。难度的话,可能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对我这种门外汉半路转行的人来说,不看书就什么都不懂,瞎编都原材料匮乏。所以每一门考试的每一个环节我都觉得很难,但准备充分的话,我觉得又不是那么难。3)记忆知识是不是主要的获胜法宝?刘琳:记忆环节,相信对每种类型的学习都很重要。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和愉悦感。我看到过有人描述过那种要把牢底坐穿的学习方式,开个车坐个地铁还得放学习内容的录音什么的,这在形式上确实非常鼓舞人,但人毕竟不是机器,有张有弛才不会扼杀兴趣和脑能,才不至于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投入的一件事情最终变成受苦受难,效果还未必好。我觉得在我身上奏效的学习方式是,每次挤出一整段的学习时间,在状态良好的时候入定,这样容易有节奏感,也给发散性思维留足时间。学习过程中会衍生出许多问题,求证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是快乐且有效率的。同样的一个知识点,也不要局限自己只读教科书,穿插读物往往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4)盲品环节,有什么心得?刘琳:我算是零基础起步,三级品酒因为心疼飞伦敦的机票钱就没参加培训,自学的时候买了十几瓶酒来瞎喝,完全没有做过盲品。到四级一开始的时候,很快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全班最差的学生,而且跟倒数第二差的学生差距还很大。但很幸运的是,我有一帮非常热心的同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那些做了很多年SOMM的同学给了我很多指点和帮助。但旁人给的建议和经验,在刚开始时是很有效果的。到了一定程度,就得形成自己的归纳和逻辑推理体系。同时,也得了解自己对酸甜苦涩等的反应机制。对亚洲学生来说,比较头疼的还有味觉、嗅觉词汇用语与SAT用词不匹配的问题(注:WSET三级开始考品酒,品酒规范即为WSET SAT),这些都得靠自己逐一解决。SAT表格上几乎所有的香味描述,我都找到香味来源去闻了个遍。酒鼻子的香味对我而言并不精准,毕竟是化学制剂。幸运的是,我住在法国乡下,花园里有不少SAT提到的花种,所以这也帮助很大。(注:“酒鼻子”是一种来自法国的品酒鉴赏工具,是葡萄酒香气的标本。简单来说就是把不同的香味装在一个小瓶子里,是化学制剂做出来的模拟香味,人们通过训练准确地说出每一种香气的名称,提高嗅觉能力。酒鼻子囊括了世界知名葡萄品种、著名产地以及世界名酒里的各种典型气味,并配多种语言版本的说明卡加以说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买一个酒鼻子,但其实各种香味在生活中都能找到,我觉得不一定要买,一是很贵,二是有的香味会失真。国内的同学可以用代替方案,比如各种天然精油,厨用调料瓶,花店等等。在熟悉表述词汇后,对不同酒的味觉嗅觉判断和记忆能力就因人而异了。再之后,就是要学习把品酒笔记做简练。每一个典型产区典型品种都要得出自己的marker,并有扎实的产区知识做后盾。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最后,WSET盲品考的是推理过程是否合理,在一定的框架内,不必执念于产区和品种是否百分百命中。当然酒的描述词若和结论的逻辑关联度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得分肯定会受很大影响。5)侍酒师画报:可不可以具体说说,比如一个葡萄品种的marker怎么去确认?刘琳:这个很难言传,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的建议是一有品酒会就去,比如业内著名的Vinexpo尽量去参加,通过英国或德国的网站寻找知识。在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很容易有不同的酒会,我当时住在法国乡下就少很多,要花很多精力去买酒。我会犯错误,但是典型产区典型品种很少出错,说到底还是要多喝。比如长相思Sauvignon Blanc,每个产区表现都不一样,你看到白的酒,又是高酸,无非就那么几个品种:雷司令和Sauvignon Blanc。当然夏布利Chablis的Chardonnay可能也会高酸,但是香味会表现不一样。品种定下来,再定产区。再以Sauvignon Blanc为例,高酸的酒就是那么几个,Sauvignon Blanc是很好猜的,但温热地带和寒凉地带产的不一样,香味上有区别,酒精度也不一样。不同产区有不同的风格,这个就需要积累,多喝。我们在推导的时候理论基础会有,但是不喝就没有直观感受,这个都是靠自己体会,听别人描述一个品种的marker是很难领悟的。(刘老师说到这个程度了,我们的粉丝99%都领悟了!) 6)身在葡萄酒领域,烈酒部分的考试难不难?刘琳:可能跟之前威士忌行业得到的经验有关,烈酒部分的考试并不觉得难。反倒是刚开始尝葡萄酒的时候,判断酒精浓度都觉得特别低,哈~~但我烈酒考试的盲品却是所有单元里面最差的,因为读错题,而且也没有按照SAT要求写加水后的变化等等。7)游历酒庄,是不是对考试有很重要的帮助?刘琳:游历酒庄对我而言是很好的学习过程。2012年6月开始,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年跑十个产区。至于有多少部分是直接帮助考试的,就不得而知了。我也听说过有位MW在考完前没有访问过一次酒庄的,这都因人而异吧。对于平时住在亚洲,工作性质不涉及拜访酒庄的同学来说,游历酒庄光就时间来说就是非常奢侈的投入。建议大量挖掘网络资源,虚拟旅行。比如,选定一个产区,用google earth看产区地貌,当地行业协会官网寻找相关讯息,看典型酒庄的官网,配喝该产区的酒,等等。如果有酒农参加的酒会,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当然也要具备去伪存真的辨识能力,酒农有销售压力,也可能会根据不同性质的询问调整回复。侍酒师画报:行业内很多人都在准备四级,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有什么经验教训来分享?刘琳:四级考试是持久战,调整好自己的节奏很重要,否则在漫长的准备过程中,因为热情耗尽而难以为继。我在学习的第一年特别投入,只拨出一周时间去度了个假,其他所有工作以外的空余时间全给了葡萄酒,买衣服的预算也全给了葡萄酒,见到好酒就想掏信用卡。但2013年6月考四五六单元时(注:德语区的学校都要求三门联考,其他考区可以单独考),感觉压力太大,整个儿就考残废了。当时也有些家事纷乱,更是火上浇油。以至于考完之后的一个多月,一滴酒没碰,连酒字都不想听到。这是为什么我强调愉悦感的重要性,不然不仅整件事情变得很乏味,最后学习也是事倍功半。我一直在硬着头皮考完三单元两三个月后,才重新找回继续学习的兴趣。现在经常下意识地把自己抽离出这种过于痴迷的状态,以免因为爱而扼杀了爱。说到建议,我觉得正常情况下,只要英语水平足够,并且把该看的书都看了,通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四级考试的建议阅读时间是每个学分10小时,总共60个学分就是600个小时,这还没有计算上课和品酒练习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最大的难度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可投入的时间。很多学生还有家庭要照顾,所以做决定读四级首先得考虑可行性。人生当中重要的事情很多,也不要顾此失彼。十全十美的学习环境是没有的,但弥补缺陷有很多方法。比如我碰到的困难是,在法国很难找到外国酒,住的又是山区,身边也没有人能够一起抱团学习或者盲品,所以各方面投入就比其他同学更多些。盲品一般就是把酒样用铝箔包好了,到自己也忘记有什么酒的时候,随意挑一支来盲。有些酒实在找不到也只能听天由命了。类似的问题,相信更多在非一线城市常住的同学也会碰到。没有条件去产区,也有替代方式,之前提过了。再就是,有机会就多手写。手写的时候会发现原来一些看着简单的单词拼写得并不准确,十分钟内可以写的字也并不是那么多,以及连着写三小时手可能会抽筋。四五六单元考前,我分别试答了五题左右,一是对自己的手写速度可以有个直观了解,二是发现到写到纸上的那一刻,即便是非常对胃口的题目,自己的实际答题能力跟想象中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三单元试答了十几题,大部分题型跟四五六不一样,答题的思路和结构显得尤其重要。我也模拟了一次三小时连续答题,手果然有抽筋。最后的建议是,远离装逼,踏实前行。求索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无知者无畏,半桶水晃荡,知不足而能后进。国内现在四级还很少,难免一时间洛阳纸贵。但在英国本土,每年都有非常多的四级毕业生,而中国未来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四级持有者。WSET体系确实能为葡萄酒从业者打下一个具有广度的良好基础,但深度还得靠经验和时间慢慢积累。永不停歇的好奇之心,历久弥真的谦卑姿态,相信都会是探索人生的重要零件。侍酒师画报:小皮公开了四级笔记,你准备怎么处理笔记?撕了烧了还是其他?刘琳:制作脉络清晰,内容详细到能供人分享且一目了然的笔记是需要专门花精力特办的事情。小皮做了件非常好的事情,大大给个赞。我只针对小部分容易混淆的内容,手写了帮助自己理清脉络的简单图文,之外并没有做笔记。最主要的是没有额外的时间来专门整理笔记,不仅电脑用得极其不利索,另外自己也找了懒办法,没有这个需要。以后或许要投身葡萄酒教育事业的话,会考虑做笔记帮助学生。但懒办法往往也是奏效的。我学习的时候无非就是按照考纲和学校发的PPT,到相应的网站浏览相关内容(Jancis Robinson网站有大砖头Oxford Companion to Wine的电子版,注册付费后,用drunk.com上面的WSET考试词条链接可以直接连过去)。然后就是有疑问时翻阅其他书籍/网站来释疑。公司讯息的话用维基百科,一般都足够了。行业信息和动态数据可以到wsetglobal.com的补充读物里面查阅,都有最新的讯息。到最后,关键还是要靠自己整理思路和记忆相关信息,这跟有多少多么牛逼的别人的笔记没什么必然联系。该采访原发表于:http://3g.winechina.com/News.aspx?id=268983
read more二月末的最后一天,忽然发现这样一条信息在朋友圈炸开:刘琳,首位中国籍女性葡萄酒大师诞生!随后,吕大师挂帅的归普教育发了一篇关于“蘑菇姐”刘琳十分有趣的采访。看完这篇,按捺不住想要敲一篇人物专访,给大家聊聊这位“有故事的女同学”。想了解更多资讯的童鞋,扫码购买新一期杂志吧所以在某个晚上,我忐忑地码了封邮件给她。没想到的是,日常忙着带娃、烹饪、做陶器、跑各个山头找牛还有在森林里摘蘑菇的她,居然很快就回复我,并通过了我的微信。知道蘑菇姐发给我的第一条信息是什么吗?是她可爱宝宝的照片!当时就给我萌得不要不要的。身兼新晋葡萄酒大师和新晋萌宝妈妈双重身份的她,日常好玩的故事真的太多了!准备了很多问题想要跟“蘑菇姐”聊,该从哪开始呢?刘琳(Liu Lin MW):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英国阿伯丁商学院全奖MBA毕业;常驻法国卡奥产区(Cahors),与丈夫一同经营产区的生物动力法名庄Château de Chambert(香贝古堡)。成为大师后:自己没什么,奶爸却哭了……这两年来采访过不少葡萄酒大师,每次采访时我都会问一个很俗,有点没话找话意味的问题: 当你获知自己通过考试时第一时间有啥反应呀?都做了什么呀?每次大师们的回答也挺一致的:当然是开酒庆祝啊!也对,碰到这么高兴的事,正常反应当然是第一时间狂吼着清空自家酒柜啊!Chateau de Chambert 的酒窖/图片来源: 香贝古堡官网本来我也对这个问题失去了兴趣,但想到刘琳家就是开酒庄的,清空酒窖好像不太现实……也许还能问到些别的东西呢?是的,确实挺不一样,她说其实也没啥狂喜的心情,就感觉一阵轻松,转身拥抱了一下守在旁边的奶爸和娃。自己很平静,反倒是奶爸的眼眶湿润了……内心拷问 了一下自己,碰到这情况能像她一样平静吗?大概率是不能的。这种平静常常出现在很多学霸型人物身上。她/他们早就对结果有把握,自然没啥狂喜。圈内的好多朋友都预测刘琳去年就能拿下葡萄酒大师头衔,可当时的她却有了意外惊喜——小宝宝的诞生。虽说小宝宝的到来打乱了计划,但也不过是将通过考试的惊喜延后了些。事业家庭双圆满,说是人生赢家实在不为过。少庄主刘夏来在刘琳回复我的那份长长的邮件中,我看到了她在成为葡萄酒大师的路上,经历过很多人都曾有过的故事——来到法国前没怎么喝过酒,到了法国后做了一年的葡萄酒出口,虽然她有着朋友们照顾的生意,但也忧心自己什么都不懂心里不踏实,就自学了WSET三级课程。跟我们很多人一样,刚学酒时就喜欢买买买,抱着几十瓶酒回家就对着课本喝。刚开始并没有一见钟情,感觉很多葡萄酒又酸又涩的。三级课程后,她觉得并没有学到太多东西,又继续到奥地利攻读WSET Diploma。在庄主Aubert de Villaine陪同下参观罗曼尼·康帝酒庄刚上WSET Diploma课程的时候,“基础薄弱又特别努力”的她,意外地被校长赏识而破格安排去学了一个fine and rare wine的课程。这是什么样的课程呢?能上这样的课程基本就跟中了彩票没什么两样:1961年份波尔多五大一级庄,Dom Pérignon P2的垂直,一堆DRC之类的,就连1962年的Vega Sicilia Unico都只能挤在餐桌上喝!在各种好酒的狂轰乱炸之下,用她的话说:感觉就像终于打通了任督二脉。再后来,她跟从法国著名酒评家Michel Bettane学习品鉴法国酒。而更让人羡慕的是Gérard Basset和Andrew Jefford二位超级大师也在这些年里一直给予她帮助。刘琳末了还特意强调:我觉得我之所以今天还在这个行业里,跟我这些非常幸运的际遇分不开。幸运吗?也许是。我们写过很多大师的故事——她/他们的经历也许会让部分读者觉得:每位成为葡萄酒大师的人,有着不可复制的天赋和幸运成分。 但我想说的是,这样的看法肯定是不全面的,因为没有她/他们为了葡萄酒这份兴趣一往无前死磕的努力,别人也不会看到她/他们身上的“幸运”和“天赋”呀。她的下一个大师头衔,居然想要这个……按吕大师说的,蘑菇姐是杭州姑娘,在上海和香港做过投资咨询,2005年拿了全奖去英国读了MBA,后来到一家苏格兰威士忌公司任总经理,随手把公司业绩翻了几番后,毅然为了爱情来到了法国……香贝古堡的苏格兰高地牛/图片来源: 香贝古堡官网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刘琳跟本为大巴黎IT业精英的先生一起,在法国西南部的Cahors产区经营着一家酒庄:Château de Chambert,这可是被一众大神点赞的生物动力法名庄呀!据她透露,经营这家酒庄日常最操心的就三件事: 牛跑了,牛又跑了,牛又双叒叕跑了!刘琳家里养的几头苏格兰高地牛,天性不羁放纵爱自由,没事就爱跑山头。她们村子的日常娱乐活动便是到附近各个山头找牛,所以继因热爱摘蘑菇而获得“蘑菇姐”头衔后,刘琳又获得新的职称:"Cow Tamer"(驯牛师,而且跟蘑菇姐往来的邮件中她真的写着这个头衔!)。跟刘琳聊日常是很欢乐的部分。她的兴趣真的很多,绘画、烹饪、园艺、陶器,不说你可能不知道,她玩无动力帆船,拿到船员证已经十几年了!现在还想着等娃大一点后,考到船长执照然后带着一家人去海上看日落。在她这么多爱好里面,葡萄酒是已经到了业内巅峰了。我是特别好奇她会在哪方面再拿一个“大师”头衔,而她的回答居然是: 也许会是星象学!这答案超过了我的认知范围,一时间竟不知该说啥。她说其实之前一直也不怎么信,但最近却对这些常人眼中怪力乱神的东西也开始不排斥,还挺有兴趣深入了解下。这在英国有成熟的体系,传说中读到顶也跟读MW一样花精力呢。另外呢,她还想花多点时间积累点植物的知识,希望更多地用自然的方法解决葡萄园里可能会遇到的疾病。至于其他的爱好嘛,就留着解闷,随意一些。与自然相亲也许我跟大神之间的距离,缺的就是这份什么好玩的都想试试,还能爬到该领域巅峰的能力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她的很多兴趣,都十分地亲近自然。嗅觉功能强大的松露猎人“自然”而然地,我跟她也聊到了Château de Chambert,聊到了生物动力法、“自然派”这些在国内被讨论很多的话题。对于刘琳来说,她并不愿意将生物动力法归类于“自然酒”一派的,原因在于“自然酒”定义、规范的缺位。所以她也仅从生物动力法本身去聊。记得之前我在写关于自然酒趋势的文章时,我还参考过她在2012年所写的,对自然农业思考的文章: 《重回农耕:葡萄种植业的返璞归真》。里面的数据很详实,重要的是由这些数据本身所引发对自然耕作需求的思考,建议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找来看一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生物动力法是种“玄学”,但对刘琳而言,她并不赞同将其宗教化或者仪式化。“生物动力法就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将其活学活用,因地制宜。其实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对生物动力法的接受是有先天文化优势的,比如我们的农历、中药等概念就有助于理解生物动力法的一些内涵”。香贝古堡的葡萄园/图片来源: 香贝古堡官网刘琳看来,欧盟有机种植/酿造的法规基本是做减法,不能用这个那个,而寻求工业合成农药的有机替代品; 生物动力法则是在有机耕种的基础上做加法,更讲求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以及效用的长期性,使得葡萄园保持自身抗体的活跃程度和免疫能力升级,以应对常见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甚至是极端气候带来的一些非常规挑战。此外, 她觉得生物动力法的认证也很重要,是对消费者的承诺。目前的生物动力法认证机构有Demeter和Biodyvin。前者针对所有农产品;而后者仅限于葡萄酒,并有更为严格的标准。除对酒的品质有要求外,特别强调必须是100%的葡萄园都使用生物动力法才会被允准,杜绝了一些酒庄要赶时髦,拿出一小块土地做生物动力法,然后做宣传时模棱两可,让消费者误以为整个酒庄都是生物动力法的现象。现在被Biodyvin认证的酒庄全世界也就百来家而已。来自纯石灰岩土壤的酒庄单一园:Le Puits(甘泉园)/图片来源: 香贝古堡官网言语间,会感受到刘琳对大自然十分迫切的保护欲。她觉得: 工业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会制造出一种人类无所不能的假象。其实自然界的很多现象我们还不够了解,或者在知识的传递过程出现了断层。她举了一个例子:当年根瘤蚜虫病(相当于植物界的新冠病毒)席卷欧洲的时候,许多存活的葡萄藤也都被拔掉了,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因为我们损失了很多极其有价值的研究标本。“放眼现在整个农业,依赖于工业化的耕种模式保证稳定的产量,就其社会经济原因无可厚非。但同时,这种模式也阻碍了很多的其他可能性。在全球气候变化,病毒迁徙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探讨不同理念下的多样性,既要不停地探索和运用已知科学,也要相信自然自有答案等我们去发现”。不为虚荣的美味折腰不因专业的骄傲盲目聊着聊着就往特别专业的方向走了。对一样东西学得越深入,往往就越难脱离专业的语境。从很多年前我给果壳这样的科普平台写稿子开始,这一点感受就特别深。还好当时对接的编辑都是搞科研出身,也很懂大众话语的人,即使每次交稿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但确实意思表达到位,还很有趣。一直到加入《葡萄酒》杂志这样的专业垂直媒体, 我们团队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把葡萄酒介绍得更有趣些。聊到这话题,刘琳认为,人们选择饮用葡萄酒有各种不同的动机,而葡萄酒本身又极其丰富多样,仅仅按照这两个因素,就可以排列组合出纷繁复杂的可能性,形成不同的偏好。但偏好是非常个人的,没有对错。“而作为从业人员,首先会积累相当的专业知识,面对消费者时可能有倾其所学的冲动,效果也许适得其反;其次我们的喜好也会因专业训练受影响,比如酿酒师之间经常自嘲有'cellar…
read more每一次相遇,都有意外的收获。10 月,美贺庄园又迎来了一位世界葡萄酒大师一一刘琳 MW,她不远万里从法国来到宁夏贺兰山东麓,在美贺庄园进行深度体验和交流,全方位地了解美贺庄园从种植到酿造的每一个环节。她说道:“放眼世界范围内的酒庄,美贺庄园建设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艺术与葡萄酒本身是融合相通的,好的葡萄酒可以感受到它的艺术力量。我坚信中国葡萄酒,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飞跃到另一个阶段。2020年,刘琳成为首位中国籍女性葡萄酒大师,她致力于多方面的葡萄酒研究,包含葡萄酒酿造、贸易、品鉴、评审、写作和教育等等,具备丰富的品鉴、酿造和种植经验。同时,她还有另一层身份“独立酒评家”,她对葡萄酒做出的评分被Wine Searcher全世界奢侈品类葡萄酒交易平台Liv-ex收录。刘琳MW在奥地利Esterhazy宫殿主持一级庄拉菲集团的品鉴会尽管葡萄酒已流行数百年,但对部分葡萄酒爱好者来说,对葡萄酒的认识、了解、选择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疑惑,专业“酒评师”的出现,可以让他们认识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葡萄酒。对刘琳MW来说,成为一名独立酒评人,不仅是能力、兴趣的选择,更是让中国葡萄酒的专业声音被全世界听到。风土与酒寻游贺兰山的叙事Explore the narrative ofHelan Mountain数亿年前,这里是海,一片海融入山,满山的石头滚落堆砌,成就了这片被大地眷顾的“葡萄种植黄金地带”,200多家酒庄遍布其间,将目光聚集在风土上,一同探索着酒瓶中的无限可能。宁夏正在成为世界葡萄酒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酿酒人的“紫色梦想”正在发光发热。宁夏的风土奇缘The magic of NingxiaM:长居国外,您平时通过哪些途径品鉴中国葡萄酒的?LIULIN:在国外喝到中国葡萄酒的机会并不多,但一旦有机会就会尽量去参加。近10年,中国葡萄酒在海外曝光的频率越来越高,一些国际酒展上都能品尝到,能去参加的都去了,平时也会有中国酒庄给我寄酒样,葡萄酒大师赵凤仪来我们家时也带了不少酒。M:宁夏之前被称为“中国的波尔多”,对此您有什么见解?LIULIN:我觉得每一个产区如果要有自己特色的话,一定不是只去模仿别人走过的路。当然从商业上来讲,一个新兴产区,在大家都不知道你是谁的状况下,从商业推广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参照物也是需要的。从酿酒师遵循的模板而言,我觉得完全不用拘束在波尔多的框架里面,因为宁夏是宁夏,波尔多是波尔多。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可能有所谓的“跳板”快速进步,但是本身的基础要打扎实。M:这次来宁夏,您对该产区的评价是什么?LIULIN:2013年是我第一次来宁夏,跟这次对比进步真的很大,无论是耕种的基础还是酿造的水平上,都有很大的跳跃。用国际标准来看,贺兰山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有200多家酒庄在这片土地上耕种,而且大家定位不一样,百花齐放。M:此次归来,最想喝到的葡萄品种?LIULIN:宁夏是一个很新的产区,所以各个品种我都挺想品鉴的。不同的尝试,都值得我们去比较、去探讨,看看不同的土壤、耕种手法、酿造工艺都能带来什么。目前比较热门的马瑟兰我也想去品鉴,像国外的话这个品种耕种的面积也不多,品尝机会因此也不多,这次来也是有这个念想。艺术酒庄硬件与实力皆一流Hardware and powerare first-class美贺庄园作为精品酒庄酒的倡导者,从葡萄园的标准化种植,到车间先进的酿造设备、人才储备在行业内都是拔尖的存在。不仅如此,美贺庄园定位为具有当代格调的艺术酒庄,庄园内部的艺术品和每年与艺术家联合推荐的艺术限量版葡萄酒是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贺庄园微醺之旅A tipsy tripM:你觉得美贺庄园的建庄基础怎么样?LIULIN:说实话我是比较惊讶的,跟美贺庄园首席酿酒师周兴的团队一起去实地做了一些深入的探讨和了解,他对当地风土的理解非常深刻,对酿造跟葡萄的耕种方面也相当熟悉。非常开心看到中国年轻一辈有这么出色的酿酒人才。在跟他的交流当中,可以看到他对国际上的一些趋势的向往,有这样的渴望,我觉得是非常难能可贵。设备来说,从国际标准衡量,也是非常到位的。但说到底厨子做好一锅菜,设备当然重要,但不是完完全全靠设备。M:美贺庄园有很多橡木桶品牌,用桶细腻,您有什么点评?LIULIN:从橡木桶来说,其实国外的其他产区都是各有各的做法,因为有一些传统的产区,他可能都是一些大桶,像可能积年累月,几十年甚至100年就这么用下去。德国、意大利有很多这种特别大的橡木桶,但如果你去波尔多产区的话,一般就是那种新的225升的橡木桶。从品牌来说,有一些很好的酒庄,它可能只用一个桶子商,也有另一些上乘的酒庄,它用各种不同的桶来增加它的复杂度。大家诉求不一样,我觉得就是关键是看你想表达的是什么,然后适合你的是什么,说到底还是量体裁衣。M:这趟旅程下来,对美贺庄园的总体评价是什么?LIULIN:首先我觉得入住美贺庄园是挺惊喜的,从房间到大厅整个感觉格调非常高雅,很多艺术画作、内装等等,在美感上面的把握,放在世界酒庄的这个范畴里面来看的话, 都是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艺术和葡萄酒本身,它是相通的,真正的好的葡萄酒,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艺术的力量。 在运作品牌的时候,跟艺术去做一些联动,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best winein China美贺庄园每一瓶葡萄酒都是天地人和的杰作,我们将沐浴在贺兰山艳阳下的葡萄酿成美酒装进酒瓶中,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分享。在品酒间隙,总会有意外回赠,或是贺兰山下的四季风光、或是葡萄园里丰收时的喜悦氛围、或是酒杯中浓郁优雅的香气......品酒,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邂逅宁夏葡萄酒Encounter Ningxia WineM:你会给身边的人推荐什么样的美贺酒款?LIULIN:如果是专业人士的话,我会推荐马瑟兰,或者西拉和维欧尼的混酿,因为我觉得这些比较有特色;还有雷司令,我第一次在中国的雷司令里喝到教科书上描述的这个汽油味,所以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给一般消费者的话,我会推荐维欧尼,它有花香,又有一些酸度,还挺甜美的,但是不腻,非常干净又清爽。当然,波尔多品种在美贺也做得非常齐整,我能感受到品质逐年的快速提升。M:国内消费者还是对葡萄酒有敬畏,怎么拉进葡萄酒与大众的距离?LIULIN:首先葡萄酒不是拿来拉开跟别人的距离的,反而其功用在于拉进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现在国内很多场合,可能觉得葡萄酒是一个特别高大上的事情,那确实就会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但话说回来,这也可能吸引那些没有尝过的,愿意去了解一下葡萄酒的,并且认同“仪式感”的人群。作为一个没有传统饮用葡萄酒的国家,要如何去鼓励让更多的人喝葡萄酒,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M:有些消费者说宁夏葡萄酒贵,性价比不高,您怎么看?LIULIN:首先贵不贵是相对的,而且涉及到很多当地的生产环境以及市场细节。但坦白来讲,10年前我来宁夏的时候,我当时觉得很多葡萄酒非常贵,听到千元以上的是不在少数,折换成欧元还是挺贵的。在欧洲,葡萄酒是常见的“饮料”,寻常百姓家可能消费每瓶10到25欧元的葡萄酒,已经是比较中产的选择了。这么比较来说,确实宁夏葡萄酒的性价比就不是加分项。但这次来,看到不少酒庄也有更亲民的价格,包括美贺在内,还有其他一些酒庄,不少酒款价格都在大众更能接受的范围内,品质还挺好的,这就打开了另一个层面的消费者大门,值得提倡。一次深度的访谈,一个有力的声音在此回响,美贺庄园与葡萄酒大师刘琳MW对话,看到她对葡萄酒的探索与热爱,也了解到了国际上葡萄酒的发展趋势。宁夏作为一个新兴葡萄酒产区,历史与未来一样崭新,一群怀揣着“紫色梦想”的酿酒人正在这片大地上书写着中国葡萄酒的未来。正如葡萄酒大师刘琳MW在采访最后说的“我坚信中国葡萄酒,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飞跃到另一个阶段”。该采访原发表于:https://www.sohu.com/a/731380139_121168490
read more刘琳于2020年2月正式成为葡萄酒大师(MW),成为首位中国籍女性MW。葡萄酒大师都各有所长。刘琳MW的品鉴能力得到酒评界的许多大拿背书。法国最有影响力的酒评人之一Michel Bettane,曾如此描述她:“刘琳MW的天赋异禀经常让我惊奇并欣慰。她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当下酒评人中稀缺的。她知道如何解读葡萄园,酿酒车间的构造和陈酿环节的设置,及其对于葡萄酒意味着什么。她也很有主见,从来不受旁人或者继成的观点左右。她一定能为葡萄酒世界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著名葡萄酒作家、旗舰品鉴组织“欧洲大评审团”(Grand Jury Européen)创始人之一Joel Payne表示:“我是在准备葡萄酒大师的考试中碰到刘琳MW的。这个级别的考试让许多学生煞费苦心,但我立即就清楚地感受到,她早已具备通过考试的所有能力。她拥有种植和酿造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非常精准的味蕾,强劲的记忆力,以及清晰的表达力。而她能用非母语做到这一切更让我充满崇敬。如果她住在附近的话,毫无疑问我们品鉴团队将为她永久性保留一个席位。”而另一位耳熟能详的酒界大神Andrew Jefford也对她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刘琳MW是一位非常敏锐并充满智慧的品鉴人。她富有教养和知识,但从不拘泥于成见,拥有令人艳羡的品位。她不仅能快速地读懂一支葡萄酒的本质和可圈可点之处,更能推及其在葡萄酒广阔世界中的位置。她对不同类型葡萄酒的品质都相当熟稔,从入门级别直到奢侈品类的品质如何判别,她了然于胸。而她赏鉴美食的造诣,也使得她不仅能轻松驾驭餐酒搭配,同时对葡萄酒最重要但又极难判断的参数之一,‘适饮性’的解读游刃有余。”这周,刘琳MW推出了首份波尔多期酒品鉴报告,并正式将工作重心转到酒评。笔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刘琳MW,一探究竟。▲刘琳MW问:可否介绍一下您自己?您出生在哪里?在哪里学习的葡萄酒?在成为MW之前的工作经历如何?我出生在浙江杭州,2005年起生活在欧洲。WSET四级在奥地利葡萄酒学院学习。上MW课程时,学院总部在伦敦,但真正的课堂都在教室外面。我学习葡萄酒的过程,就是在各个葡萄酒产区之间走动。大部分时间在欧洲产区,也去过几个新世界产酒国。成为MW之前,我做过投资咨询,在苏格兰威士忌公司工作过。之前几年主要在酿(葡萄)酒、品鉴,做些葡萄酒评审工作,也为自己家和其他西南产区的一些小酒庄经营些出口业务,同时还有一家香槟酒庄,以及一些烈酒出口。问:如今生活在哪里?可否透露一下您是几零后?什么星座?(可以选择不回答)法国西南,卡奥产区。我是七零后的天蝎座。问:为什么选择做酒评家?2020的前半年,跟许多人一样,突然有了很多思考未来的时间。尤其是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我一直热衷于享受并分享美好事物,酒评挺符合自己这一天性。今年期酒,碰上很多买家朋友,他们来不了波尔多尝酒,又信不过隔空投递样品的品鉴评分,就委托我帮助品鉴。而媒体朋友听说以后,对我发布的酒评也持非常欢迎的态度。算是一个应时而生、水到渠成的决定。问:对于你而言,独立酒评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最重要的是不受利益因素的干扰,相当于一个独立于生产者和销售系统之外的,来自第三方的中立观点。独立酒评的职责是忠实地向潜在消费者描述酒款,包括现状、适饮性、陈年潜力等,有时候可能会涉及性价比的考虑。其存在的意义,是做葡萄酒的星探/监督员,消费者的守门员。所以我这个决定也会牵涉到调整和放弃一些工作机会。和书评、影评一样,酒评一定也会掺杂着浓厚的个人倾向,虽然这是所有的学院派体系希望避免并不愿意承认的。我不觉得个人倾向有什么问题,相反非常重要,它帮助消费者决定是否愿意追随酒评人的推荐,所谓知己,都是有相似的口味和葡萄酒价值观。问:作为第一位担任酒评家角色的中国葡萄酒大师,您将在中国的葡萄酒行业里将担任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一定会有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走出专业人士的小圈子,服务于市场。我想,一个生长在中国、会说中文的酒评家在描述酒款时,所启动的文化内涵和核心精神会自然而然带有中国音色,这应该比翻译国外酒评家的品鉴词,更能够引起一般消费者的共鸣。问:您将着眼于哪些产区作为您的品鉴重点?我会着重品鉴跟中国市场关联度较高,同时自己擅长、也感兴趣的产区,波尔多、勃艮第和罗纳河谷会是重点,当然也会继续关注其他产区的新动向。问:您觉得您在酒评上的优势会是什么?一是过去的品鉴积累了庞大和扎实的数据库;二是我自己也酿酒,在很多技术问题上的反应会相对敏锐,这不仅会进而影响到对品质的判断,也是酒评家的立足之本;三是我生活阅历还挺丰富,这会涉及酒评内容的丰富性和延展度;四是我喜欢的酒类型很多样,挺有口福;最后来说,我在产酒国,离我的品鉴对象都不远,而因为酿酒师的圈子,探一点“内幕消息”也并不难。问:新媒体时代,您是如何看待“人人皆是酒评家”这种说法?您认为中国有诞生独立酒评家的土壤了吗?人人皆是酒评家的另一层面就是,人人又都不是。新媒体催生了很多信息,但并不是所有信息都是优质的。如果在隔壁老王和一位专业可信的酒评人之间,让普通消费者做选择,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后者。但如何让优质信息能够脱颖而出,是困扰很多人,也包括葡萄酒行业的问题。只要能解决这个症结,我相信中国市场就有独立酒评家成长的空间。知难而退总是明智的做法,但惊喜只能来自迎难而上。问:您对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前景如何判断?整个行业经历过了大洗牌,国际大品牌开始入驻并立稳脚跟,逐渐与中国的环境对接和适应,国内现有品牌也在一个更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中浸润、变化和调整。在一线市场,葡萄酒流行趋势完全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同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板块还在初级阶段。所以中国市场是一个相当多元化,又有潜力的市场。另外,以葡萄酒教育来说,中国过去5-10年的成长速度是值得欣慰的,这为整个行业稳步前进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市场消费和购买行为,总体来说还远远落后于葡萄酒从业人员的进步速度。很多酒还属于圈内叫好,圈外不叫座。包括葡萄酒媒体也是,很多时候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活动或品鉴沦为“业内自嗨”。这个供需矛盾可能是目前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最大瓶颈。从国内葡萄酒教育机构的朋友那里得知,参加WSET或其他品鉴课程的业余爱好者比例日渐增长,时间也许是唯一的解药。问:您对当下中国国产葡萄酒有何看法?我对国产葡萄酒了解相当有限,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就我喝过的样品来说。大致的感觉是,有相当多的葡萄酒具备国际优质葡萄酒的质素,但定位上面可能还需要一些经营者做些不同角度的思考。条条大路通罗马,有时候平民化可能会带来更成功的商业成果。问:您的酒评将会以哪类语言发布,消费者可以通过何种途径查看这些酒评?目前会用中文发布,主要在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葡萄酒大师姐)和其他一些重要的中文葡萄酒媒体上做发布。下半年也会在我的网站上发布,便于查询。纯粹的酒评外,我也会写一些跟产业发展有关的评论,以及与解读葡萄酒相关的一些科普性文章。现阶段,绝大部分的内容不会设阅读权限,一小部分内容(比如期酒的完整品鉴词)会收费。之后的话,可能会逐步增加收费订阅的内容。问:作为一位酒评家,您认为应该如何平衡商业和酒评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是我思考再三的环节。酒评机构的商业生存能力十分脆弱,因为有很多敏感的利益冲突必须主动规避,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读者群的付费阅读习惯。起始阶段,我会在我的公众号上对设立“付费”阅读的选择,相信如果内容翔实有用,读者会自愿支持。时间允许的状况下,我也会接受其他收费工作项目:选酒顾问、品鉴活动(沙龙、晚宴、大师班等)、行业协会组织的总体推广项目等。如果能顺利生存下来,也会给后来的人留下继续的空间。该采访原发表于:https://m.winesinfo.com/NewsDetail.aspx?id=83535
read more伦敦时间28日上午,全球新晋7位葡萄酒大师(Masterof Wine,简称MW),全球现有MW数量达到396人!本次新晋MW有:Vanessa Conlin MW (美国), Elizabeth Kelly MW (英国), Pasi KetolainenMW (芬兰), 刘琳Lin Liu MW (法国), Curtis Mann MW (美国), Beth Pearce MW (英国) 和Ross Wise MW (加拿大)。这其中,刘琳MW的名字第一时间吸引了大家的眼球。看到这条消息,葡萄酒大师朱利安MW在朋友圈衷心祝贺:“又一名中国籍的葡萄酒大师诞生了!简直太高兴了!刘琳通过考试是大家意料之中,绝对配得上这个头衔!”值此机会,酒斛君帮你们第一时间采访到了身在法国的刘琳MW,解答了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 刘琳MW刘琳MW来自杭州,现居住在法国西南部的Cahors产区,丈夫是西南生物动力法名庄Château de Chambert的庄主Philippe Lejeune。从2011年开始,她致力于多方面的葡萄酒研究,包含葡萄酒酿造、贸易、品鉴、评审、写作和教育等等。Château…
read moreLin Liu MW, the first female Chinese MW, has just released a 2019 en primeur report, the first-ever such report created especially for Chinese drinkers and collectors.Born and raised in…
read moreBasée au château de Chambert, la jeune diplômée chinoise s’est penchée sur les points clés pour réussir la relance de la classification du vignoble cadurcien.Parmi les sept nouveaux diplômés c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