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引发的工伤及止损秘笈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酒圈一个常见的职业病就是久胖不愈。

攻克这个职业病,主要靠少吃多锻炼。无奈多年来缺乏自控能力,一直未遂。但是这么高难度的事情,有人却做到了。2022的flag其他不提,但是今天开始把我的微信签名改成“我也会瘦的”。

今天要说的主题其实是另一个职业病,是我希望在品鉴之初就有人告诉我,但是并没有。前几天在朋友圈瞥到我特别喜欢的吃心同学也中招了,就整一篇帮助有缘人及时止损。

图片来源:吃心的朋友圈

我从2012年5月开始频繁品酒。当时无知,没有注意保护牙齿;时隔四年,因为酸腐蚀,牙釉质损坏,波及牙神经,疼痛难忍。见了牙医,方才亡羊补牢。

牙医给了一些建议。总结起来,要点无非是酸碱平衡。

首先要尽可能减少酸刺激

尽量减少酒液在口腔停留的时间;

品酒期间若需补水,尽可能用无泡的水,因为气泡水中含的碳酸会加剧对牙釉质的侵犯;

平时也应当控制果汁和碳酸饮料的摄入,原理同上一条。

其次是尽可能中和残留的

品酒后嚼无糖口香糖,促发更多的唾液来对付酸;

品酒后用小苏打粉(烹饪用的超市就有卖)兑凉水漱口,中和酸性残留物质,但请注意温水漱口数次后再使用,否则酸碱反应立即发生在牙齿表面时反而损伤牙齿;

品酒后用水或者牛奶漱口也可调节口腔酸碱环境;

牙膏用含氟化物高的,什么牌子都无所谓,主要看Bi-Fluore含量,法国药房一般能买到的是250ppm。注意:含氟牙膏也有副作用,因为摄入高剂量氟化物,也有可能造成氟斑牙,尤其是儿童,大家可以参考牙医建议,对症上牙膏。

但请注意:刷牙建议等品酒后至少一小时;切忌品鉴后立即使用漱口水,因为大量品鉴后牙齿更需要的是呵护,而非过度清洁。

平时还要注意护理

品酒之后尽可能用软毛牙刷,刷牙请顺牙龈生长的方向(这后半部分不仅跟防酸有关,平时也应当如此);

勤用牙线,去除卫生死角,不会沦陷为酸物质躺平的灾区;

无品鉴任务的日子,尽可能用电动牙刷,原因同上;

加强护理的还有日本GC公司出品的Tooth Mousse,相当于液体牙釉质,在国内外有许多网店销售(具体细节请自行google);

定期去牙医诊所检查去除牙结石,有必要的话,持续做氟化治疗。

插播一则小知识

化学知识没有还给初中老师的都知道:中性即pH值为7,pH值小于7的为酸性,大于7则为碱性。

就葡萄酒而言,产自冷凉产区的一般酸度更高,pH值更低;暖热产区的通常天然酸度更低,pH值更高。当然,酸度也可以在酿酒环节校正。

一般红葡萄酒的pH值在3.5-4左右,偶尔有超过4的,比如以色列或者黎巴嫩的干红;一般白葡萄酒的pH值在3-3.3,也有低于3的,比如众多的德国雷司令。

采取以上措施后,我的牙齿状况就没有再大幅度恶化,对牙医不仅心存感激。

最近见牙医时突然闪过一个抬杠的灵感。我问他为什么我喝那么多酒,酸腐蚀那么厉害,仍然会有牙结石。

问题来得如此突然,他一时语塞,没答上来。

图片来源:小宝做的

后来去知乎上查了下,大概就是弱酸对付牙结石如蚍蜉撼大树,且有损坏无牙结石覆盖的牙釉质部分之危险。

祝每一个爱喝酒的

你我ta

都能笑口常开!

en_GBEnglish (UK)